“鞋机”或“制鞋设备”指的是用于制造鞋子的所有机械和设备的总称。现代制鞋业已经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,这些设备覆盖了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整个生产流程。 下面为您系统地介绍制鞋设备: 一、 按制鞋工艺流程分类 这是最核心的分类方式,清晰地展示了一双鞋是如何从材料变成成品的。 1. 前期准备与裁断设备
- 真空下料机:用于皮革、合成革等卷材的平整铺展,便于后续裁剪。
- 电脑裁断机/液压冲床:核心设备之一。通过电脑控制,利用锋利的刀模高效、精准地切割出鞋面、鞋里、衬里等各个部件。自动化程度高,能优化排版以节省材料。
- 激光裁切机:用于特殊材料(如飞织鞋面、热熔膜)的切割,切口光滑无毛边,精度极高。
- 面料切割机
2. 鞋面制作与缝纫设备
- 片皮机/削皮机:将皮革或织物的边缘削薄,以便在缝合时接缝平整、不显厚重。
- 折边机:用于将鞋面部件的边缘向内折叠并压平,使边缘美观。
- 电脑针车: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缝纫机,可以预设复杂的缝线图案,用于缝合鞋面的各个部分。这是制鞋厂最常见的设备之一。
- 高周波塑型机:利用高频电场使PVC、TPU等材料瞬间熔化并压合,常用于制作logo、装饰条等。
3. 鞋底制作设备
- 橡胶炼胶机:将生橡胶与各种助剂混合、塑炼,为制作鞋底做准备。
- 鞋底射出成型机:核心设备。将熔化的塑料(如PVC、TPU、EVA)或橡胶注入模具,直接成型为鞋底。这是运动鞋、休闲鞋最主流的鞋底制作方式。
- EVA发泡成型机:用于生产轻便、有弹性的EVA中底。通过加热和加压使EVA材料发泡膨胀,充满模具腔体。
- 鞋底压印机:在成型后的鞋底上压出花纹,以增加防滑性能。
4. 成型与组装设备
这是将鞋面和鞋底结合在一起的“最后组装线”,包含一系列设备:
- 前帮机/后帮机:用机械力将鞋面绷紧并套在鞋楦上,塑造出鞋子的立体造型。这是制鞋工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之一。
- 中底放楦机:将支撑用的中底放入鞋面内并固定在鞋楦上。
- 划线机:在绷好帮的鞋底上划出磨粗线,为贴合做准备。
- 磨粗机:将鞋底边缘磨粗,增加表面积和粗糙度,使胶水粘合更牢固。
- 上胶机:自动在鞋底和鞋面的结合处涂抹处理剂和胶水。
- 红外线烤箱/热风通道:加热涂好胶的鞋子和鞋底,激活胶水的粘性。
- 压底机:将加热后的鞋底与鞋面精准对位,并施加巨大且均匀的压力,使其牢固粘合。
- 冷冻定型机:压合后的鞋子迅速冷却,使胶水快速固化,提升结合强度。
5. 后期整理与包装设备
- 鞋撑脱楦机:将鞋楦从成品鞋中取出。
- 整烫机:对鞋子进行最后的整理和熨烫,使其外观更挺括。
- 鞋面清洁机:清除鞋面上的灰尘和线头。
- 喷光机:为皮鞋等鞋面喷涂一层保护剂或增亮剂。
- 装盒与包装设备:自动放入鞋垫、填充物,并将鞋子装入鞋盒。
二、 主要设备制造商 全球制鞋设备市场主要由以下几个地区的品牌主导:
- 意大利/德国:代表了最高端的设备和技术,以精密、耐用、自动化程度高著称。
- 意大利:SABAL, LONATI, MONTANARI, MARTELLI 等。
- 德国:DESMA(德士马,注塑机巨头), DÜRKOPP(杜克普,缝纫机)等。
- 中国台湾:在中高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,性价比高,技术成熟。
- 台湾:JIN CHENG(钜诚), YANG SAN(扬圣), CHENG MEI(正美)等。
- 中国大陆:近年来发展迅速,在中低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,并不断向高端市场迈进。
- 大陆:有很多本土制造商,尤其在温州、东莞、晋江等制鞋业聚集地。
三、 发展趋势
- 自动化和智能化:
- 机器人: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臂进行物料搬运、涂胶、压底等重复性工作。
- 工业4.0:设备联网,实时监控生产数据、设备状态和能耗,实现预测性维护和智能排产。
- 柔性制造:
- 为了适应小批量、多品种的快时尚趋势,设备需要能快速换模、调整参数,实现柔性化生产。
- 数字化与3D打印:
- 3D打印:用于快速制作鞋模(鞋楦),以及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鞋中底(如阿迪达斯的Futurecraft)。
- CAD/CAM:电脑辅助设计/制造贯穿始终,从鞋款设计到裁断路径规划。
- 绿色环保:
- 开发使用水性胶(替代有毒的油性胶)、低能耗设备,以及处理废气废水的环保系统。
总结“鞋机”或“制鞋设备”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,是制鞋工业的骨架和肌肉。从一块皮革、一片橡胶到一双精美的鞋子,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些精密设备的参与。了解制鞋设备,是理解现代制鞋业如何运作的关键。 |